莫尔德/西甲排名榜/欧冠助攻王/亚洲预选赛分组情况

歡迎來到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動態

勇立潮頭奮楫先 | 記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立

發布時間:2022-05-14瀏覽次數:3847

從電工、翻車工、裝配工,一步步成長為國營企業負責人,從具有“公家”身份的企業家,脫胎為民營企業掌門人。回顧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立的奮斗路,“創新是生命力,要實現創新,就要勇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沈立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致辭.jpg

▲創始人致辭 

01 臨危受命,帶領虧損企業一路攀升

上世紀70年代末,沈立進入卜弋一家國營電梯廠工作,開始他艱辛的打工路。盡管只是一名基層的工人,但沈立心中一直埋著向上攀登的種子,他時刻銘記“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憑著刻苦勤奮和靈活敏捷的商業頭腦,80年代初,他被調往奔牛一家液壓配件廠擔任營銷科長。甫一上任,他就看出工廠只能生產原料,而沒有自己終端產品的弊端,積極推動轉型。

1990年,沈立迎來了奮斗路上十分重要的轉折點,調往位于常州的電力配件廠(后更名為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當時,擺在他面前的卻是僅有的30萬元固定資產和負債60萬元。如何成功翻越這兩座“大山”,成為沈立反復思考的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沈立首先明確了公司的定位——圍繞水利液壓成套產品全力攻堅。為此,他積極利用赴國外考察的機會,研究德國、意大利等同行的先進技術。回來后,和工程師們一起鉆研攻關、提升產品性能。在他的努力下,到1995年前后,公司實現扭虧為盈。

1979年成立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_副本.jpg

▲1990年6月,沈立先生受水利局委派,上任武進電力配件廠經營廠長。同年,改廠名為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

1996年,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步放開,沈立引進了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行業知名企業,由對方收購公司部分股權,成為常州第一家國有企業與外資企業合資的公司。

依托國外大公司技術優勢,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生產技術、產品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沈立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也上了一個臺階。然而,好景不長,兩年后,外方企圖吞并國有企業,壟斷國內市場的意圖逐漸暴露。在處理好股權糾葛后,沈立毅然帶著一群老工人來到了剛剛成立不久的武進高新區北區,籌建起新的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

1998年6月選址建廠,9月30日,一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化廠房就已建成。“外國人能做到的,中國人同樣能做到!”憑著這股信念,沈立購買了當時行業內第一臺進口珩磨機。“這臺機器花了近400萬元,幾乎拿出了廠里一半的流動資金。”雖然壓力很大,但這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一片新的天地。

02 “二次創業”,把產品做強

2001年,“武進市委、市政府推動所有國企改制”,沈立回憶,改制造成了整個公司員工隊伍的惶惶不安。

為了穩定人心,他召開全員大會,明確告知所有員工工資不降、獎金不降、福利不降。充足的底氣源自發展業績,當時,公司已成為國家水利部定點生產液壓油缸的工廠。

改制后,沈立開始“二次創業”。卸下了國有企業包袱的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有限公司,接觸了一批國家大型工程,插上了發展的騰飛之翼。

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國哈電集團的一位采購負責人找來,希望沈立能配套生產用于三峽工程發電機組上的配套導葉接力器。面對這個被認為是“走鋼絲的任務”,沈立沒有猶豫,為了業務和企業知名度,他決定拼一拼。

沈立告訴記者,當時生產的這種接力器,必須在發電機組中24小時不間斷運行,連續運轉8年后才能檢修,如果因故障停運一天,將會造成500萬元的損失。因此,三峽工程對這一配件的要求是零缺陷。承接這一任務后,公司立即組織骨干組成攻關小組開始技術攻關,并投入數百萬元改進工藝裝備。在生產最關鍵的時候,公司中層以上領導日夜值班,24小時堅守一線,保障產品的精度。

三峽工程順利竣工發電,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轉,哈電集團提供的4臺機組全部被評為金牌機組,這一切都離不開關鍵部件的制造商——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有限公司的努力。

“合作生產結碩果三峽機組創金牌”稱號.jpg

導葉接力器產品一炮打響后,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迅速進入國家大型水電工程的供應商體系。此后,公司在三峽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建起了快速門液壓油缸,用于核工業領域的高壓油缸,為1000噸以上超高壓油缸;配套渤海灣海洋鉆井平臺,成功制造了自主研發的鉆井平臺液壓升降系統……

03 實業報國,成功打破國際巨頭壟斷

興奮之余,沈立也感到擔憂,“我們和國外先進企業還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在產品研發攻關上慢一拍。”

“只有始終堅持創新發展,企業才能走在前列。”沈立說,由于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水電行業,產品長時間遇水腐蝕,存在使用壽命偏短、維修保養頻繁等不足。而一家位于歐洲的國際大公司,將金屬陶瓷防腐技術應用到發電機組后,能耐高溫、防腐蝕、防磨損,使用壽命可達20年以上。

技術被外企壟斷,不僅導致我國企業競爭力下降,更會影響中國制造的生命力。為此,沈立以前瞻性布局開始了自己的實業報國之路。他與正在國外留學的女兒進行了一次深入交談,并把技術攻關的任務交給了女兒沈翔。

2011年,作為武進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第八批領軍型人才之一,留學歸來的沈翔,不僅帶回了父親開拓熱噴涂技術領域的夢想,還引進了一位荷蘭籍的世界熱噴涂領域專家。同年,常州神力熱噴涂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啟動了技術攻關。歷時一年多努力,一舉實現突破。此后,公司不斷完善熱噴涂技術性能,先后應用到液壓設備和發電機組的過流面、轉輪、導葉、底環等。到2013年,公司提供的發電機組設備又一次被應用到了三峽工程。

03中交天津航道局挖泥船用陶瓷活塞桿——粗糙度測量_副本.png

▲中交天津航道局挖泥船用陶瓷用陶瓷活塞桿——硬度測量

“熱噴涂技術應用到三峽發電機組,為國家挽回了大量損失。”沈立說,原先發電機組每年需停機保養一次,每停一天,電力公司損失上網發電費數百萬元。應用熱噴涂技術后,可以連續3年不停機。

2015年,沈立父女倆主持編寫了《熱噴涂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學術文章,被多個國內大型水利設計院所參考。此后,公司又經常為各大型水利水電樞紐量身定制適合的金屬防腐方案,武進民企一躍成為研究院的“智庫”。同時,作為中國水利工程協會推薦單位,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和神力熱噴涂先后中標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工程等多個“一帶一路”涉外項目。

04 家鄉情懷,設立全省“光彩基金”

故鄉情結,于沈立而言,是一個屬于他和母親的“公園夢”。

早在新中國成立那年,奔牛作為當時常州的一個大鎮,就擁有了自己的公園。然而,“文革”期間,這個公園逐漸被毀,成為包括母親在內的眾多老奔牛人心中的遺憾,更是沈立心中的遺憾。

“我希望有生之年能重建一座奔牛公園,完成自己和母親共同的心愿”,這個公園夢,一直埋在沈立心底。

2007年1月6日,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千萬光彩基金捐贈儀式在奔牛鎮政府會堂舉行,沈立代表企業捐資1580萬元,重建奔牛公園。這筆金額,對于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而言,也是一筆相當大的資金。面對社會各界的不解,捐贈儀式上,沈立動情地說出了緣由,說出了自己的“公園夢”。

捐款1580萬元重建奔牛公園_副本.jpg

在奔牛,沈立投巨資建公園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位70多歲的老人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親手書寫了長達六七米的橫幅,上書“歡迎重建奔牛公園”幾個大字,拖著行動不便的雙腿,顫巍巍地把它送到了奔牛鎮政府。他說,這是他和鄉鄰們的一點心意。

 奔牛公園一角_副本.jpg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奔牛公園建成開放,亭臺樓閣、曲水回廊,充滿江南情調。如今,10年過去了,這里早已成為奔牛人民健身、散步、娛樂的好場所。

致富不忘鄉鄰,致富更善待員工。多年來,在常州液壓成套設備廠,員工用餐全部免費,年年組織員工培訓,人人都有機會旅游。沈立說,企業文化也是凝聚力,只有以人為本,企業才能更具競爭力、生命力。

圖片1.png

轉稿人:樊彬